民物


拼音:mín wù

注音:ㄇ一ㄣˊ ㄨˋ

结构:民(独体结构)物(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泛指人民﹑[.好工具]万物。 2.民众的财物。 3.犹民情﹑风俗。

引证解释:

⒈ 泛指人民、万物。

引汉蔡邕《陈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图於丹青。”
宋张孝祥《与明守赵敷文书》:“执事以慈惠之师,有来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
《清史稿·世祖纪二》:“朕亲政以来,夙夜兢业,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当天心,以康民物。”

⒉ 民众的财物。

引《后汉书·翟酺传》:“帑藏单尽,民物彫伤。”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天作淫雨, 冀州水出,漂没民物。”

⒊ 犹民情、风俗。

引《宋书·武帝纪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览民物,搜扬幽隐,拯灾卹患。”
宋苏舜钦《先公墓志铭》:“既省政,恶民物之薄。”
明申涵光《宿金提驿》诗:“暂宿恆南驛,重悲蓟北天。山河仍故国,民物忆初年。”

网络解释:

民物

民物,是汉语词汇,出自《陈太丘碑》,泛指人民、万物。

字义分解


读音:mín

民mín(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2)(名)某族的人:藏~|回~。(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4)(名)民间:~歌|~谣。(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读音:wù

物wù(1)(名)东西:~品|宝~。(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