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梭


拼音:lóng suō

注音:ㄌㄨㄥˊ ㄙㄨㄛ

结构:龙(独体结构)梭(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晋书•陶侃传》:“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后因以“龙梭”为织梭的美称。

小战船。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龙梭”为织梭的美称。

引《晋书·陶侃传》:“侃少时渔於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唐李贺《有所思》诗:“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梭攒双蛾。”
宋苏轼《和仲伯达》:“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清方履籛《祭董母庄太宜人文》:“犹陈象服,虚佇龙梭。”

⒉ 小战船。

引清林福祥《平海心筹》:“始则击破其尾棚,继復击沉其华艇,以龙梭而当其火船。”

网络解释:

龙梭

龙梭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lóng suō,是织梭的美称。

字义分解


读音:lóng

龙lóng(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4)(名)(Lónɡ)姓。

读音:suō

梭suō(动)比喻不断来往:穿~|日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