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ān zhēn
注音:ㄅ一ㄢ ㄓㄣ
结构:砭(左右结构)针(左右结构)
解释
⒈ 同“砭石”。参见“砭石”。
引《山海经·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晋郭璞注:“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
按,砭,原误作“抵”。 唐柳宗元《报崔黯秀才书》:“吾不幸蚤得二病,学道以来,日思砭鍼攻熨。”
宋范成大《病中》诗之二:“通身都放下,何用觅砭鍼?”
中国古代用以刺扎人体穴位,或刺切脓包及放血的石针。参见「砭石」条。
字义分解
砭biān(1)(名)古代治病用的石针。(2)(名)古代用石针扎穴位治病。(3)(动)刺:~刺|寒风~骨。
针读音:zhēn针(1)(名)(~儿)缝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2)(名)细长像针的东西:松~|指南~|分~|秒~。(3)(名)针剂:预防~|打~。(4)(名)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