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ù shēn fú
词性:名词
注音:ㄏㄨˋ ㄕㄣ ㄈㄨˊ
结构:护(左右结构)身(独体结构)符(上下结构)
造句
被一个人这样深深地爱过,尽管那个爱我们的人已经死了,也会给我们留下一个永远的护身符。
不会吧,护身符这个东西,信就管用,不信就一文不值,关键看你自己怎么想了。我去年还求了个护身符,只带了一个星期,就扔在一边了,什么事也没发生。
我们留下一个永远的护身符。
天铁,藏语称“托甲”,译为天铁或雷石,藏区很多山蕴藏丰富矿藏,雷电击打熔烧金属矿石后形成的金属结晶体原铁即天铁,可做护身符。
我求了一道护身符,现在把它送给你,万圣节就到了,希望小鬼们一见你就害怕,纷纷送钱来孝敬你,大鬼们一见你就吓跑,边跑还边撒钱消灾!万圣节快乐!
这是我前几天在十里外的金顶寺为你求的,里面装有护身符,香囊内也装有香叶天竺葵,有提神的作用,希望它能护着你战胜敌人,平安回来。
万圣节到了,妖怪出现,为了你的安全,我把平安、吉祥、快乐、财富、健康编写成短信护身符给你,教你一句咒语,快跟我念:“我九十沙褂,我九十沙褂。”。
当农民打开了紧紧密封的护身符,一只小狗狗跳出来,跑了,一并带走的还有他丰收的好运。
丁晓武想到自己已有了护身符,顿时胆壮气粗起来,重重地喝问道。
日本人同样在除夕这一天都很晚出门,去神庙求护身符,家里有小孩明年要考大学的,就去求个“必胜”的符,烧香求神庇佑,回来之后全家一起吃个过年面。
解释
护身符hùshēnfú
(1) 一种小巧的装饰品(如珠宝、玉石或纪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号;据说,戴上这个护身宝贝可以防止灾祸(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帮助佩戴者(如赢得爱情或战争)
英amulet;protective talisman⒈ 亦称“护身符子”。
⒉ 指佛教僧尼的度牒。因其可以作免除徭役的凭证,故称“护身符”。
引《景德传灯录·慧忠国师》:“幸自可怜生,须要箇护身符子作么?”
宋陆游《成都大圣慈寺念经僧法慧为行者雷印定求度牒疏》:“剗草殿前,护身符少伊不得。”
《水浒传》第三一回:“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
⒊ 道士或巫师所画的符或被念过咒语的物件。据说带在身上可以辟邪消灾。
引《红楼梦》第三回:“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⒋ 喻指借以庇护的人或事物。
引元马致远《岳阳楼》第四折:“则这杀人贼须是你护身符。”
《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二则也仗着十三妹的这张弹弓是个护身符,料想无妨。”
巴金《家》二三:“究竟只有一个女人同一个马弁住在这儿并不妨事,而且正可以拿她做护身符,免得军队进来驻扎。”
道士或巫师所画的似字非字的图形,或念过咒的物品,据说佩带在身上,可以避邪消灾、保护生命。
一种小巧的装饰品(如珠宝、玉石或纪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号,戴上这个护身宝贝可以防止灾祸(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帮助佩戴者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是咱前者护身符,今日有权术。”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32回:“唐代宗将‘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两句金言,做了护身符。”
保护伞、护身法宝
护身符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护hù(1)(动)保护;保卫:爱~|掩~|救~|~理。(2)(动)袒护;包庇:~短|庇~|官官相~。
身读音:shēn身shēn(1)(名)身体:~上。(2)(名)指生命:奋不顾~。(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
符读音:fú1.符节:兵~。虎~(虎形的兵符)。
2.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
3.符合(多跟“相”或“不”合用):两个数目相~。他所说的与事实不~。
4.道士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护身~。画了一张~。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