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加官


拼音:tiào jiā guān

注音:ㄊ一ㄠˋ ㄐ一ㄚ ㄍㄨㄢ

结构:跳(左右结构)加(左右结构)官(上下结构)

造句

幕后正忙办丧事,台前依旧跳加官。

在文艺汇演上,双方各自表演了舞蹈、戏曲、乐器独奏等节目,其中鳝溪十番闽剧乐团《跳加官》深受马祖民众喜爱,让马祖民众对十番乐的诠释有全新的体验。

跳加官、福禄寿三星纷纷上前拜年,送来新春美好祝福。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还有吗?现在跳加官、跳财神我们都没有了。

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

而跳加官、舞财神和唱喜歌者,此日在店门前表演。

例如,前门建国饭店在年三十举办了前门兰芳年夜饭,财神献宝“跳加官”活动,使消费者在享受传统的京味儿美食的同时,还欣赏到了传统文艺表演。

百花洲龙灯、千灯跳板茶、打连厢、浒浦花鼓、跳加官,还有千人石上的出会表演,可谓是整个庙会的点睛之笔。

商家指出,黄姓男子跳加官之前,曾出示“北玄财神宫”证件,但没有说出要募款,或者要钱。

“钟馗”的跳加官令人眼前一亮,游人被中国传统端午民俗深深吸引。

解释


词语解释:

旧时戏曲开场或在演出中遇显贵到场时,加(好工具.)演的舞蹈节目。由一个演员戴假面具,穿红袍﹑皂靴,手里拿着'天官赐福'﹑'指日高升'﹑'一品当朝'等字样的布幅逐次向台下展示,表示庆贺。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戏曲开场或在演出中遇显贵到场时,加演的舞蹈节目。由一个演员戴假面具,穿红袍、皂靴,手里拿着“天官赐福”、“指日高昇”、“一品当朝”等字样的布幅逐次向台下展示,表示庆贺。

引《镜花缘》第八三回:“玉英道:‘适因小春姐姐谈论跳加官,倒想起一个笑话。’”
陶菊隐《袁世凯演义》第三三回:“如果隐身幕后,将来做不了开国元勋,充其量不过是一名跳加官的小角色而已。”
高阳《慈禧前传》一:“匡源被叫作‘加官’,以戏中‘跳加官’例用小锣,其声‘匡、匡’。”

国语词典:

传统戏剧开场或喜庆节日宴会时,必先有一人戴喜神或财神面具,穿红袍皂靴,高视阔步,循台三圈,讨个吉祥,以示祝福。若有权重位高,体面人物光临,亦须跳加官。手里并拿著「天官赐福」、「指日高升」等字幅,表示庆贺,并预祝宦途如意。

网络解释:

跳加官

傩是一种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艺术,保存着许多古老传统风俗,是进行人类学、宗教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活化石。旧时戏曲重大演出的开场仪式。所扮人物系道教神仙“天地水”三官中的“天官”,因向观众展开的条幅上写着“天官赐福”“加官进禄“等吉祥祝辞,故称“跳加官”。跳加官又称跳加冠、跳升冠。

字义分解


读音:tiào[ tiào ]

1.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 )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2. 越过:跳班。跳棋。跳槽。

3. 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

读音:jiā

加jiā(1)(动)基本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2)(动)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大|~强|~快|~速|~多|~急。(3)(动)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符号|~注解。(4)(动)加以:不~考虑|严~管束。(5)(动)(Jiā)姓。

读音:guān

官guān(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4)(Guān)姓。(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