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杆子


拼音:qiāng gǎn zi

词性:名词

注音:ㄑ一ㄤ ㄍㄢˇ ˙ㄗ

结构:枪(左右结构)杆(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造句

我过去是拿枪杆子的,现在搞文化工作,是半路出家。

民心民意算什么,只要枪杆子在握,何愁不能黄袍加身?

从“笔杆子”到“枪杆子”,看似一字之差,却见证了“王璞们”能力素质不断提升所经历的一次次洗濯磨淬。

在饱受战争蹂躏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北基武省,枪杆子就是硬道理。

谁在今后的一年里打败了对方,谁就是胜利者,谁就有权书写江州市的历史,谁就有权掌握我们江州八县的枪杆子,进而,掌握印把子。

改朝换代枪杆子要比选票更可靠。

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

现在这年头,懒惰压倒了勤快,安逸压倒了勤劳,罪恶压倒了美德,傲慢压倒了勇敢;甚至拿枪杆子的也空谈也不实行了。

今天得知老公有了外遇,找闺蜜哭诉,闺蜜安慰了半天,最后拉着的手语重心长的来了一句:只要枪杆子还在你手里,浪费点子弹算什么,何况打的都是你的敌人。

数千巴人闯关入埃及哈马斯拒绝放下枪杆子。

解释


词语解释:

枪杆子,枪杆,枪杆儿qiānggǎnzi,qiānggǎn,qiānggǎnr

(1) 枪身

hAo86.英barrel of a gun

(2) 步枪

英rifle

(3) 武器,火器

例拿起枪杆上前线英arms

引证解释:

⒈ 枪身。泛指武器或武装力量。

引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二:“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胡采《<在和平的日子里>序》:“在《保卫延安》中,它的主人公们,穿的是军衣,拿的是枪杆子,面对的是全副武装的敌人。”

国语词典:

枪枝。

如:「他是靠枪杆子打出天下的。」

网络解释:

枪杆子

作  者: 张正隆 著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9字  数: 508000页  数: 505开  本: 16开I S B N : 9787010072944包  装: 平装定价:¥59.80 还原战争血腥,还原战争雄性,还原战争人性,还原战争真相。一本关于“四野”历史的正本清源之作,血性作家封笔巨献。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进关、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岛。这部长篇报告文学,记述了主要发生在共和国元年的这样一个全过程。枪打炮轰中,是鲜为人知的历史中的新闻,是用枪杆子打江山的亲历者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只有他们才能一触摸到的那种惟此一次的感觉,也是因此改变了命运的人类中有着共同历史文化的最大的一群人的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目录第一篇 红了黑土地第一章 太阳是从东边升起来的一、胜利来得太快二、毛泽东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三、蒋介石步步不跟趟第二章 “狗皮帽子,进关了!”一、“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二、四野够荣耀的三、“东北大军进了关,就像猛虎下了山”——“东北虎”之一第二篇 黄土地第三章 各打各的算盘一、“布衣将军”——“战犯录”之一二、蒋介石缺乏统帅气度三、毛泽东用兵真如神第四章 傅作义的命根子——35军一、郭景云一错再错——“战犯录”之二二、机断专行——“四野名将录”之一三、虎扑羊群——“东北虎”之二四、忠肝义胆——续“战犯录”之二五、如虎添翼——“东北虎”之三第五章 瑞雪一、统帅二、血战丰台——“东北虎”之四三、张家口决口四、傅作义没出一招好棋——续“战犯录”之一第六章 虎啸津门一、实话实说——“四野名将录”之二二、都希望另人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三、天津已是囊中物四、前线总指挥——“四野名将录”之三五、虎气——“四野名将录”之四六、将军原是放牛娃——“四野名将录”之五七、金汤桥!金汤桥!——“东北虎”之五八、这个184师“真顽强”呀!九、“一切为傅负责”——“战犯录”之三十、共产党没有海军第三篇 北平和平第七章 能战方能和一、“基本方针是彻底解除他们的武装”二、最痛苦的人是谁?——再续“战犯录”之一三、名将无名——“四野名将录”之六四、傅作义之义——他不是战犯了五、“杀头将军”与“抹泪将军”第八章 看红装素裹一、虎师雄威——“东北虎”之六二、大改编三、“到皇帝住的地方看看”——“1949年的感觉”之一第四篇 下江南第九章 长江不是三八线一、蒋介石要“和平”了二、李宗仁去不掉个“代”字——“战犯录”之四三、白崇禧一国民党的最后一张王牌一“战犯录”之五四、毛泽东一口一个“白匪”第十章 南下!南下!一、先遣兵团二、南下工作团三、国军成了“扒路军”第十一章 血路一、5纵还未攻过城呢——“东北虎”之七二、战江南——“东北虎”之八三、“当年的红军回来了”——“1949年的感觉”之二第五篇 攻心为上第十二章 识时务者一、瓜熟蒂落二、“我是共产党”三、张轸成了解放军的军长四、“大好河山”第十三章 长沙不是四平一、程潜要为毛泽东划船了二、陈明仁之明三、“就范”四、血火青树坪第六篇 南下——难下第十四章 水土不服一、江南路难行——“东北虎”之九二、正负40度——“东北虎”之十三、拉稀生疥打摆子——“东北虎”之十一四、“南船北马”五、“又红又绿三道箍,两头细来中间粗——打一物”第十五章 “粮食问题现成为影响行动的根本问题”一、一天两顿稀粥——“东北虎”之十二二、“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三、粮食!粮食!四、南方北方第十六章 “兵强马壮运动”一、养好本钱二、三伏练兵三、“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四、“谁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跟谁走”五、“谁不说俺家乡好”第十七章 走遍中国一、脚是最宝贵的二、巾帼风采三、“漫行中国”第七篇 红土地第十八章 大迂回、大包围一、白崇禧像条泥鳅——续“战犯录”之五二、渴望决战三、毛泽东高瞻远瞩第十九章 并非“反越位战术”——、“那眼睛毒啊”二、白崇禧太需要场胜仗了——再续“战犯录”之五三、越级指挥四、不开会五、不轻敌六、“我们要活泼”七、吃了一个梨第二十章 红月亮一、旗宫丁盛——“四野名将录”之七二、又一道铁闸——“四野名将录”之八三、白崇禧的命根子——7军.四、饿虎扑食——“东北虎”之十三五、新中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的感觉”之三第八篇 向前!向前!第二十一章 国民党没有“主场”一、国民党暗无天日二、“广东大团结”三、白崇禧回老家——仍续“战犯录”之五第二十二章 追穷寇一、跑进羊城——“东北虎”之十四二、“此为带最后陆的最重要的一次大战”——“东北虎”之十五三、“将你们的威风从锦州、天津一直显到桂林、南宁去!”——“东北虎”之十六四、“兄弟部队”五、“照张狼狈相吧”六、战争景观第九篇 解放区的天第二十三章 接收!接收!一、接收城市真忙二、我们是共产党三、“中南王”第二十四章 剿匪一、“打了大仗打小仗,打了大蒋打小蒋”——“东北虎”之十七二、“山多洞多枪多匪多”——“东北虎”之十八三、“天下太平,广西大乱”——“东北虎”之十九第十篇 向天涯第二十五章 兵发雷州半岛一、“伯陵防线”——“战犯录”之六二、“原子手榴弹”三、船是个大问题四、虎变蛟龙——“东北虎”之二十第二十六章 最后一战一、打江山是为了坐江山——“1949年的感觉”之五二、迎击最后一颗子弹——“1949年的感觉”之六并“四野名将录”之九三、23年红旗不倒——“四野名将录”之十四、大医医国——“四野名将录”之十一五、要不是他极力推动,海南岛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台湾?——“四野名将录”之十二第二十七章 跨海之战一、偷渡——“东北虎”之二十一二、陆军海战队——“东北虎”之二十二三、包围、反包围、反反包围——“东北虎”之二十三四、天涯海角——“东北虎”之二十四后记身后有只狼第一篇 红了黑土地第一章 太阳是从东边升起来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一、胜利来得太快黑土地上的最后一面“青天白日”旗,是1948年11月8日在锦西葫芦岛消逝的。3年前,也是这个季节,国民党最先闯关东的几个军,就是从秦皇岛和葫芦岛登陆的。衬着蔚蓝色的大海,美械、半美械的军人,黄潮般蜂拥上岸,蝗虫样扑向黑土地。几个回合后,东北民主联军就被赶过松花江,在南满则被挤压在濒临朝鲜的临江、蒙江(今靖字)、抚松、长白4个巴掌大的小县。穷追不舍的国民党军队大喊大叫:共军兄弟们,你们没路走了,快投降吧!不投降就把你们赶进长白山啃树皮,轰进鸭绿江喝凉水!那时候,要说3年后的黑土地会变成这等模样,别说国民党,连共产党自己都不会相信。初冬清冷的阳光下,长春在刺鼻的尸臭中喘出了活气儿。比之枪打炮轰、血火飞进的锦州,沈阳应该说基本完好无损。在那村镇大多叫做“窝棚”的辽西平原上,打塌的房屋朝天张着大口,烧焦的树木有的还在冒着青烟,东倒西歪的车炮都成了黑糊糊的铁骷髅,胃囊饱满的野狗、乌鸦兴奋地嬉闹、聒叫着。先后闯进关东的,加上在各地扩充的,110万国民党军队,只从营口跑掉几万人。黑土地上的共产党人,这一刻在做什么?全力以赴进行史无前例的大接收。1948年10月26日,围歼廖耀湘兵团的辽西大会战还在激烈进行时,东北局就在哈尔滨南岗的高岗住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以陈云为首的沈阳军管会。随即抽调干部,进行动员,29日乘专列南下,30日赶到开原时,沈阳尚未解放。军管会就在专列上办公、开会,制定人城守则,准备发布公告,编好一天的《沈阳时报》,连军管会、卫戍区、市政府及各部门的招牌都做好了。专列上的灯光通宵达旦。11月2日黄昏,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宣布沈阳解放的同时,军管会进入这座东北最大的城市。在此之前,锦州、长春、鞍山、抚顺、本溪等地,也陆续实施军管。首当其冲的是粮食问题。或者向当地商会筹借,或者从外地调运,有的城市运粮车队是随军管会一道进城的。长春不用说了,对于这座饿殍之城而言,那是重中之重。辽宁洪涝,沈阳周围各县主要农作物高梁,1948年颗粒无收。我们是共产党,让老百姓吃不饱饭,那算什么为人民打江山,还怎么坐江山?票子是个大问题。治安是个大问题。恢复供水供电及交通是个大问题。目光到处,那些堆积如山的问题,哪个是容你慢慢来的小问题?就说走路吧,全国各地都是右侧通行,唯独东北还是沿袭伪满时期的左侧通行。有人说解放了,连路也不知道怎么走了。军管会开了两次会,两种意见争执不下,也不能再争执下去了。那时被老百姓称做“电车”的汽车,虽不像今天这样多,可马车、人力车多呀,几乎要覆住路面了。人命关天,不迅速决断,随时都可能出事、添乱。敌机轰炸,重点目标是兵工厂和弹药库。敌特活动,纵火暗杀造谣。几万国民党散俘在街头游荡,流氓和少数贫民乘乱打劫。必须尽快使该停的停下来,该动的动起来,万家灯火簇拥着的城市才能活起来。东北局抽调4干多新老干部接收沈阳,哈尔滨除看家守摊的外,几乎是倾巢出动了。可偌大个沈阳,区区4千人才哪到哪呀,只能是重要部门、厂矿才派去个军代表。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城市等着接收呢。“战锦方为大问题”,毛泽东高瞻远瞩。打下锦州,攻城部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往城外抢运战利品。枪炮、弹药、被服、粮食、罐头,大都是美国货,车拉肩扛,汽油桶则手推脚蹬,像压路机一样轰轰隆隆朝城外滚。锦州打下来就是自己的了,为什么还要往城外抢运东西呀?因为当时心里还不大有底,担心东西对进的敌人可能将其重新夺占。离休前为驻锦州某军副军长的翟文清,自1938年参军后就不断立功,并在辽沈战役攻克锦州中成为战斗英雄。这位个头不高、身上还嵌着弹片的老人,身体很结实。老人每天4点半起床,到锦州铁路分局广场,那儿有个老年活动中心,伴着音乐做健身操,然后慢跑、快走。每月要交1元钱,许多人认识他,说老军长是战斗英雄,还是解放咱锦州的战斗英雄,不用交钱。他说那是过去的事了。大家说没有过去哪有现在呀?他说现在咱们都一样,都是在这里健身的老人,我不过是个打过仗的老头,不能搞特殊化。当年这里叫锦州铁路局,是范汉杰的指挥所之一,充满耳鼓的是枪炮声和冲锋号。“打过仗的老头”,当时是3纵7师2l团8连指导员,率领连队打下辽西省政府大楼,又冲到这里的。是夜间,喘着粗气,全速奔跑。周围枪炮声不断,子弹在路面上犁出一道道火星子,脚下都是砖头瓦块和敌人的尸体。他记得在这个广场上还绊了一跤,爬起来再跑,手上、身上都是血,黏糊糊的。在东北第一次受伤,是1947年初四保临江中的三保临江的小荒沟战斗,右膝盖被子弹打穿。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雪白血红,那人一会儿就冻僵了。比天气更冷酷的是形势。三九天,许多官兵穿着单衣。没吃的,扒开没膝深的积雪,翻寻老乡因战乱而没来得及收获的玉米棒子,煮玉米粒子吃。敌人那个猖狂呀,像疯狗似的追撵你,打了败仗也咬住你不放,当了俘虏也不服你。那时候政治教育讲得最多的,也最形象的,就是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是爬山头,爬上山头就是胜利。闯到关东后有个口号,叫“独霸东北”,因为太离谱了,很快就没了声息。翟文清15岁参军,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从未对胜利失去过信心。只是这“山头”要爬到什么时候呀?那时看那形势,少说也得个八年抗战吧?没想到一打下锦州、长春、沈阳,还有在辽西的那个精锐的廖耀湘兵团,国民党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稀里哗啦了,就“独霸东北”了。连毛泽东都觉得胜利来得太快了。二、毛泽东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一个有5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西靠太行山麓,东邻华北平原,周围山岭环抱,覆满村后山冈的苍松翠柏,让人想到“西柏坡”的得名。村中农舍顶上耸立的电台天线,伴着村前奔腾不息的滹沱河,日夜弹唱着共产党人的胜利进行曲。锦州城破,范汉杰化装出逃被俘,被押送到城北30里的忙牛屯,吃惊不小:林彪就在这里呀!那潜台词是:早知道林彪在这里,早把这里炸平了。而自1947年3月离开延安后,就在国民党的视线中没了踪影的毛泽东,鱼儿游进大海般隐身在这黄土地的山村农家,筹划、指挥了蜚声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毛泽东在滹沱河边散步。太阳通红,河水清亮,就像毛泽东的心情和思绪。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在毛泽东踏动历史的足音中,中国革命正在硝烟中隆隆驰向下一个停靠点一一不,那已经不是停靠点,而是定都北平。“革命摇篮井冈山”,这是后来的话,还有什么“井冈山道路通天下”。当年一些人是怎么说毛泽东的?“山大王”,“农民领袖”,“麦淇淋式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他却放着现成的、正宗的十月革命道路不走,倒把队伍拉上了土匪出没的井冈山,“占山为王”,这不是明摆着的“歪门邪道”吗?“夺取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这话没错。谁也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一下子把全中国收入囊中,只能一省、数省一步步地来,就如同今天已被黑土地那数省胜利的现实证明了的那样。问题在于这“夺取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做的却是“夺取中心城市”的文章。在农村有时都站不住脚,让人家撵得到处跑,却惦着去攻打、夺取大城市,这不是没会走就想跑,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吗?罢工、罢课、示威、游行,人家一出动军队,你就没咒念了。你也拿起枪杆子,在城市里能干过人家?八一南昌起义,占领南昌又不得不退出,秋收起义攻打长沙的计划根本就行不通。城市历来是反动势力最强大的地方,共产党人在城市连生存都困难,又谈何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到农村去,到天高地阔的广大农村中去。井冈山道路一一农村包围城市并最终夺取城市之路。毛泽东“一览众山小”的睿智和气度,在于无论中国革命面临怎样的窘境、险境,都能以其最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指点迷津,照亮征程,并一往无前的付诸行动。正如邓小平上世纪80年代所言,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还会在黑暗中探索更长的时间。而这一刻,一想到东北和包括热河、内蒙东部的那片从未涉足的丰饶的黑土地,毛泽东就激动、兴奋不已。新中国成立后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电都”(小丰满),都在东北。而据1943年统计,东北生铁生产量占全国87.7%,钢材占93%,煤炭占49.5%,发电量占78.2%,水泥占66%,铁路、公路长度分别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和将近一半。沈阳还有中国最大的兵工厂。东北素有“粮仓”之称,盛产大豆、高梁、玉米、小麦,其中大豆产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东北还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木材蓄量占全国的1/3。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只要有了东北!现在有了东北!东北丰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日益显见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一刻,毛泽东立马想用、也立马可用的,则是黑土地上那支兵强马壮、骁勇善战的东北野战军,即后来的第四野战军。1948年11月6日,即辽沈战役结束的第四天,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发起淮海战役,包围了黄百韬兵团5个军,并对徐州形成合围态势,以争取歼灭刘峙集团于长江以北。与此同时,西北野战军发起冬季攻势,挫败了胡宗南集团的“机动防御”战略,将其牢牢地钳制在西北战场而动弹不得。华北野战兵团先后发起察绥战役和太原战役,包围了归绥(今呼和浩特)和太原。与初冬的旷野和群山融为一色的西柏坡,随着电台滴滴答答的发报声呼应而来的,都是令毛泽东心旷神怡的捷报佳音。全国各战场的胜利,特别是辽沈大捷,使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民党军队已由内战初始的430万人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则由120余万人增至300万,翻了一番还多。而比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士气和人心。1948年11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断言:“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以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而两个月前的9月7日,即辽沈战役即将发起前五天,毛泽东在给“林罗刘”的电报中说:“我们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这是具有可能性的。”一个辽沈战役,把5年打成3年。问题是下一步挪动哪个棋子?西北、中原、华东、东北,毛泽东高屋建瓴的目光通览周边战场,一次次地凝望东北时,他关注的是华北,是平津。10月31日,中央军委就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结束后的任务,电示“林罗刘”并东北局和华北局:“应休整一个月左右,约于十二月上旬或中旬开始出动,攻击平津一带。”11月4日,在给“林罗刘谭”。的电报中,又说明了同样的意见。而现在,毛泽东准备让林彪提前进关了。因为自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将黄百韬兵团大部歼灭后,有迹象表明华北傅作义系的20个师可能退守绥远,蒋介石的中央军24个师可能海运江南,加强长江下游防线,从而延缓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毛泽东的既定方针是:务将华北敌军就地歼灭111月16日凌晨4时,毛泽东给“林罗刘”发电,征询意见:请你们考虑你们究以早日入关为好.还是在东北完成休整计划然后入关为好,并以结果电告为盼。第二天下午,“林罗刘谭”复电:东北主力提早入关很困难。因为东北解放后,部队思想发生很大波动。东北籍战士怕离开家乡,怕走路太远,甚至某些干部已开始生长享受情绪。需要以大力解决这一问题。过去因忙于战后问题的处理,还未正式向战士解释此问题,正布置通过各种方式解释此问题。同时新兵和俘虏战士的补充还未就绪,争取工作也要有相当时间,否则逃亡减员会更严重。此外部队冬大衣、棉帽、棉鞋均尚未发下。一大堆困难,都是实情。自9月12日奔袭北宁线始,到11月10日占领锦西、葫芦岛,东北全境解放,东北野战军人未解甲,马未停蹄,就没闲着。锦州血战,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围歼廖耀湘兵团,再奔去沈阳、营口,急行军,强行军,许多人都累脱相了。战后一些老战友见面,都有点认不出来了。伤亡也大。攻打锦州的5个纵队和阻援的两个纵队,伤亡都在1/3左右。黑土地上最能打的“虎师”2纵5师,伤亡将近一半。林彪讲的和没讲的这些困难,毛泽东大体上都清楚。同一天22时,毛泽东再次致电“林罗刘”:欲抑留蒋、傅两部于华北,以华北我军现有兵力。是无法完成的。如果蒋匪集中其24个师于津沽一带掩护海运,我们集中程黄、杨罗耿两兵团,无法破坏其计划。如果使用杨罗耿于察绥方面,亦没有充分把握阻止傅系西退,因傅系可在杨罗耿到达绥东之前,乃至杨罗耿到达绥东之后,利用其骑兵、汽车及地方熟悉等条件,经大青山北麓冲过去,我军只能截歼其一部,难于歼其主力,傅系一退,蒋系必同时南退,使我们两头失塌……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望你们郑重考虑下述两个方案:(甲)东北野战军提前于本月25日(戌有)左右起向关内开动,预计现在锦、义地区的部队,下月10日(亥灰)以前可到天津、唐山地区,如敌正在南撤,我可歼其一部或大部;如敌尚未开动,我可抑留该敌,继续休整,并修复北宁路,然后大举歼敌。(乙)不管蒋、傅军是否撤走,仍按原计划休整到12月半,然后南进。即使说,蒋、傅要撒就让其撤走,你们则准备到平津后无仗可打时即沿平汉路南下,先在长江中游作战,逐步东进与刘、陈会攻京沪。

字义分解


读音:qiāng

枪qiāng(1)(名)长杆上装有尖的金属头的旧式兵器:红缨~|标~|刀~。(2)(名)发射子弹的武器:手~|步~|机关~|打~|猎~|开~|放~|神~手|驳壳~。(3)(名)性能或形状像枪的器械:电子~|焊~|鸟~|烟~|气~|水~。

读音:gān,gǎn[ gǎn ]

1.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杆秤(区别于台秤等)。笔杆儿。杆菌。

2. 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杆笔。一杆步枪。

读音:zǐ

子zǐ(1)(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女|~孙|~婚|~侄|父~|独生~。(2)(名)人的通称:男~|女~。(3)(名)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诸~百家。(4)(名)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部|~书|经、史、~、集。(5)(代)古代指第二人称你:以~之矛;攻~之盾。(6)(名)(~儿)种子:瓜~儿|~实。(7)(名)(~儿)卵:鱼~|鸡~儿。(8)(形)幼小的;小的;嫩的:~猪|~城|~姜。(9)(动)(~儿)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枪~儿|棋~儿。(10)(名)(~儿)铜子儿;铜元:大~儿|小~儿|一个~儿。(11)(量)(~儿)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一~儿线|一~儿挂面。(12)姓。子zǐ(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子zǐ(名)地支的第一位。参看〔干支〕。子zi(1)名词后缀。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矮~|垫~|扣~|胖~|折~|坠~。(2)个别量词后缀:一下~|一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