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ǔ bào qí
注音:ㄏㄨˇ ㄅㄠˋ ㄑ一ˊ
结构:虎(半包围结构)豹(左右结构)骑(左右结构)
解释
⒈ 三国时魏国的骑兵名。
引《三国志·魏志·曹仁传》:“仁弟纯,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
裴松之注引王沉《魏书》:“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驍鋭,或从百人将补之, 太祖难其帅。 纯以选为督,抚循甚得人心。”
字义分解
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
豹读音:bào豹bào(1)(名)(~子)哺乳动物;像虎而较小;身上有很多斑点或花纹。性凶猛;能上树。常见的有金钱豹、云豹等。(2)姓。
骑读音:qí骑qí(1)(动)两腿跨坐(在牲口或自行车等上面):~马|~自行车。(2)(动)兼跨两边:~缝。(3)(名)骑的马;泛指人乘坐的动物。(4)(名)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轻~|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