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uō duō guài shì
词性:成语
注音:ㄉㄨㄛ ㄉㄨㄛ ㄍㄨㄞˋ ㄕˋ
反义词:顺理成章,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造句
这间公司财务危机十分严重,不倒闭才是咄咄怪事。
他当教师,还常常让学生给纠正错别字,岂非咄咄怪事。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真是咄咄怪事。
据报载国外一个妇女一胎生了七个小孩,真是咄咄怪事!
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咄咄怪事。
在一个宣称人民至上的国度裡,竟然会发生这等迫害人权的咄咄怪事。
事实摆在眼前,他居然还能睁眼说瞎话,真是咄咄怪事!
这种自私的话,他居然能说出口,真是咄咄怪事。
上了几年学,连这个字都不认得,真是咄咄怪事。
他的平均打击率高达四成五,今天却连连被三振,真是咄咄怪事。
解释
咄咄怪事duōduō-guàishì
(1) 令人感到不可理解、十分惊讶的事
英outoftheordinary;what a strange situation;mostrous absurdity⒈ 参见“咄咄书空”。参见“咄咄书空”。
引连声惊呼称怪。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 ( 殷浩 )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何如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
清沉起凤《谐铎·帖嘲》:“世有一字不通之辈,而能知我高才,可谓咄咄怪事。”
语出《晋书.卷七七.殷浩传》:「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九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令人感到惊奇,不可思议的事情。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噫!一小说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咄咄怪事,咄咄怪事。(清 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咄咄怪事偏正式;作宾语;与岂非、真是等连用。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咄duō(动)表示呵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