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ūn yóu cuò zá
解释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类;错:杂错。把香草和臭草夹杂在一起。比喻善恶好坏混杂不分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一卷:“玉石不分,薰莸错杂。”
玉石不分、薰莸同器
薰莸错杂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薰xūn(名)〈书〉一种香草;也泛指花草香。
莸读音:yóu莸yóu(1)(名)小灌木。(2)(名)古书上指一种有臭味的草;比喻坏人:薰~不同器(比喻好人和坏人搞不到一块儿)。
错读音:cuò错cuò(1)(形)不对;过失:~字。(2)(形)交叉:~落。(3)(动)互相摩擦:~牙。(4)(动)岔开;相互避让:~开。(5)(形)坏、差(用于否定式):这个戏挺不~。(6)(名)磨玉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7)(动)打磨玉石:攻~。(8)涂饰镶嵌(金、银等):~金。
杂读音:zá杂zá(1)(形)多种多样的;混杂的。(2)(动)混合在一起;搀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