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之臣


拼音:shè jì zhī chén

词性:成语

注音:ㄕㄜˋ ㄐ一ˋ ㄓ ㄔㄣˊ

造句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

顾雍、陆逊、潘浚,志在竭诚,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陆逊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召为主薄督蔚,朝廷夸他是社稷之臣。

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别上下之义,使当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

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夫谋而鲜过,诲人不倦者,叔向能如此,叔向乃社稷之臣也。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

而君雾臣,那个从来都圆转自若进退有礼的男子,更是难得的社稷之臣、一代宰辅。

解释


词语解释:

社稷:指国家。本指春秋时依附于大国的小国君主,即小国。后指担当国家重任的大臣。

国语词典:

本指春秋时代附庸于大国的小国。语本《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后泛指担当国家大任的官员。《礼记.檀弓下》:「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二折》:「若论此子,乃社稷之臣,栋梁之材,堪可挂印为帅。」

成语解释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二折:“若论此子,乃社稷之臣,栋梁之材。”

社稷之器

社稷之臣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社稷之臣

社稷之臣称春秋时附庸于大国的小国。也称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字义分解


读音:shè

社shè(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

读音:jì

稷jì(1)(名)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书说是谷子(粟)。(2)(名)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chén

臣chén(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