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ēi bái fēn míng
词性:成语
注音:ㄏㄟ ㄅㄞˊ ㄈㄣ ㄇ一ㄥˊ
反义词:真假难辨,混淆黑白,不分皂白,混淆是非,鱼龙混杂,鱼目混珠,不分青红皂白,一丘之貉,玉石俱焚,时隐时现,不分皁白,颠倒黑白,若隐若现,黑白混淆,皂白不分,
造句
经过这一番讨论,谁对谁错,已经是黑白分明了。
当我们的眼睛不再黑白分明如婴儿时,我们眼前的世界也开始不再黑白分明。
每个少年的眼睛,黑白分明,犹如一块幕布。
横盘上黑白分明,双方胜负已分。
闭上眼,眼泪从她美丽的眼睛里流出来。她微微睁开眼睛,那黑白分明的眸子里,仿佛诉说着莫大的痛苦。
他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人。
所有属于青春的绚丽色彩都在那黑白分明的幕布中上演。
黑白分明隔一线,廉腐相克差一念。
皂白不分的反义词有黑白分明、是非分明、泾渭分明。
正在爱你的我,快乐与悲伤的分界竟是如此黑白分明。
解释
黑白分明hēibái-fēnmíng
(1) 比喻好与坏分得清清楚楚
例黑hAo86.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信权》英in sharp contrast⒈ 黑是黑,白是白,两种颜色清楚明显。
引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黄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盆内,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颇有意思。”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面看那匾上的字,只见那纵横波磔一笔笔写的儼如铁画银钩,连那墨气都像堆起一层来似的,配着那粉白雪亮的光綾地儿,越显黑白分明得好看。”
⒉ 比喻是非严明。
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后汉书·朱浮传》:“陛下哀愍海内新离祸毒,保宥生人,使得苏息。而今牧人之吏,多未称职,小违理实,輒见斥罢,岂不粲然黑白分明哉!”
老舍《四世同堂》七六:“他必须黑白分明,不再敷衍。”
黑色、白色区分明显。
如:「斑马身上的颜色黑白分明,煞是好看。」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再翻下去是穆少英先生的《墨绿衫的小姐》里,有三幅插画,有些象麦绥莱勒的手笔,黑白分明。(鲁迅《花边文学 奇怪(三)》)
泾渭分明、一清二楚、判若鸿沟、一清二白、大是大非、白黑分明、善恶分明、是非分明
不分皂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黑白分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黑hēi(1)(形)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3)(形)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市|~话。(4)(形)坏;狠毒:~心。(5)(形)象征反动:~帮。(6)(形)(Hēi)姓。
白读音:bái白bái(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6)(名)象征反动:~军|~区。(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8)姓。(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10)(动)说明;陈述:表~。(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12)(名)地方话:苏~。
分读音:fēn,fèn[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明读音:míng[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