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由己出


拼音:zhèng yóu jǐ chū

词性:成语

注音:ㄓㄥˋ 一ㄡˊ ㄐ一ˇ ㄔㄨ

造句

可是东汉的皇帝只有刘秀和明、章二帝能够做到政由己出。

代为指挥的人如是正人君子,懦弱的领导还可保持着形式上的尊严;如果代为指挥的人怀着野心,政由己出,领导只是个傀儡而已。

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

认识到自己身为皇帝,必须政由己出,决不能像先帝汉成帝那样大权旁落,任人摆布。

护采取欲擒先纵,欲取先与的韬晦策略,八年后方击杀叔护,政由己出。

解释


词语解释:

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好工具]专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引证解释:

⒈ 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引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章炳麟《为<民报>封禁事移让日本内务大臣平田东助书》之三:“独有为贵大臣告者,臺阁之上,政由己出,龙行虎步,高下在心,欲将《民报》永远禁止,则直令永远禁止耳。”

成语解释

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独有为贵大臣告者,台阁之上,政由己出,龙行虎步,高下在心。(章炳麟《为民报封禁事移让日本内务大臣平田东助书 三》)

独断专行

政由己出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政由己出

政由己出,成语,作宾语、定语;指独断专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字义分解


读音:zhèng

政zhèng(1)(名)本义:政事;政治:政事;政治(2)(名)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3)(名)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4)(名)(Zhènɡ)姓。

读音:yóu

由yóu(1)(名)原由:因~|事~|理~|原~。(2)由于:咎~自取。(3)经过:必~之路。(4)(动)顺从;听从:事不~己|不~自主|俯仰~人|听天~命|言不~衷。(5)(介)归(某人去做):这事~我负责|队长~你担任。(6)(介)表示凭借:~此可知|整体是~部分组成的。(7)(介)表示起点:~表及里|~北京出发。(8)(Yóu)姓。

读音:jǐ

己jǐ(1)(代)自己:舍~为人|坚持~见。(2)(名)天干的第六位。参见〔干支〕。

读音:chū

出chū(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2)(动)超出。(3)(动)往外拿:~主意。(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5)(动)发出:~汗。(6)(动)显露:~名。(7)(动)显得量多:不~数。(8)(动)支出:~纳。(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