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á shū tī jué
词性:成语
注音:ㄆㄚˊ ㄕㄨ ㄊ一 ㄐㄩㄝˊ
反义词:兼容并包,
造句
要写好论文,这就必须下一番爬梳剔抉的功夫。
研究历史的后人只得在亲历历史的人物留下的文献中爬梳剔抉,冀以部分还原、复现历史。
看过书稿之后,感到作品既有大势与大略上的钩玄提要,又有小局与小谋上的爬梳剔抉,史料详切、内蕴丰盈。
总在故纸堆里爬梳剔抉,不会让大多数人喜欢;古事有了新知,才能让人兴味盎然。
如爬梳剔抉写出了“潮汕蔗糖史”,虽是简史,却独多创见,其功在草创,其利当嘉惠后人。
本文在爬梳剔抉史料的基础上,对该诗社活动的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淳熙间,建安布衣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朱熹称其超然远览,奋其独见,爬梳剔抉,参互考寻,推原本根,比次条理,管括机要,阐究精微。
高喊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已有年矣,却鲜见对传统文化的爬梳剔抉,如今再次暴露了这一痼疾。
解释
整理选择。
亦作:爬.梳洗剔
⒈ 整理选择。
引《宋史·律历志十四》:“建安布衣蔡元定著《律吕新书》, 朱熹称其超然远览,奋其独见,爬梳剔抉,参互考寻。”
亦作“爬梳洗剔”。 清卢文弨《<履斋示儿编>跋》:“怡谷,学人也。宜其视此无难焉。爬梳洗剔,视元本不可以道里计。”
形容搜集极广博,选择极正确。《宋史.卷八一.律历志十四》:「淳熙间,建安布衣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朱熹称其超然远览,奋其独见,爬梳剔抉,参互考寻,推原本根,比次条理,管括机要,阐究精微。」也作「爬罗剔抉」。
整理选择。
《宋史·律历志》:“建安布衣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朱熹称其超然远览,奋其独见,爬梳剔抉,参互考寻。”
朱自清《语言志辨》序:“这固然得费一番爬梳剔抉的功夫。”
爬罗剔抉、爬梳洗剔
爬梳剔抉作谓语、定语;指广泛搜罗、精细选择。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爬pá(1)(动)昆虫、爬行动物等行动;人用手脚着地向前移动:~行。(2)(动)抓着东西往上去;攀登:~竿|~蔓。
梳读音:shū梳shū(1)本义:(名)(~子、~儿)整理头发、胡子的用具:(名)(~子、~儿)整理头发、胡子的用具(2)(动)用梳子整理(须、发等):~头。
剔读音:tī剔tī(1)(动)分解骨肉;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2)(动)从缝隙里往外挑。(3)(动)剔除。(4)(名)汉字的笔画。即挑(tiǎo)。
抉读音:jué抉jué(动)剔出:~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