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书派


拼音:nán běi shū pài

注音:ㄋㄢˊ ㄅㄟˇ ㄕㄨ ㄆㄞˋ

解释


词语解释:

指书法的南、北[.好工具]两派。

引证解释:

⒈ 指书法的南、北两派。

引清阮元《南北书派论》:“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 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南派乃於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於启牘;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於碑榜…… 唐时南派字迹,但寄縑楮;北派字迹,多寄碑版。”

国语词典:

书法在南北朝分为南北二派。南派以帖学为主,风格飘逸。北派以碑学为主,风格刚劲朴拙。自宋代以来,帖学独盛,暨至清代,碑学始得抬头。

网络解释:

南北书派

南北书派解释:南方与北方两大风格不同的书法派别。宋代赵孟坚《论书》有“晋宋而下,分而南北”之语,清代阮元《南北书派论》以“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实即以帖学为南派,以碑学为北派。但其说与书法史并不很符合。

字义分解


读音:nán[ nán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读音:běi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读音:shū

书shū(1)本义:(动)写字;记录;书写:(动)写字;记录;书写(2)(名)字体:隶~。(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4)(名)书信:家~。(5)(名)文件:说明~。

读音:pài

派pā(1)(名)派司(pā·si)指厚纸印成的或订成本儿的出入证、通行证等。(2)(名)派司(pā·si)指通过0;准于通过(检查、关卡、考试等)。派pài(1)(名)指立场、见解或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帮~|党~。(2)(名)作风或风度:气~。(3)(量)ɑ)用于派别:两~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两~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4)(名)〈书〉江河的支流:支~。(5)(动)分配;派遣:~人|~定工作|委~|选~。(6)(动)指摘(别人过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