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


拼音:běi fá zhàn zhēng

词性:名词

注音:ㄅㄟˇ ㄈㄚˊ ㄓㄢˋ ㄓㄥ

造句

以全新史料和视角探秘商团暴乱、刺杀廖仲凯、中山舰事件以及北伐战争等历史事件,是该剧的另一亮点。

北伐战争时期,几支军阀武装中原逐鹿,使百姓深受其苦。

第三,论述北伐战争时期和济南惨案后民间的“革命外交”观念及其实践特点。

北伐战争的经验是应该学习的,但是不应该刻板地抄用,因为我们现时战争的情况已经变化了。

中国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七年的北伐战争,也是依靠民主集中制取得了胜利。

广东人民在北伐战争开始前,积极敦促国民政府早日出师北伐。

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转折点,秋收起义则是实现这个转折的开端。

第一阶段,是参加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是中华儿女用爱国主义的热血挥洒在神州大地的英雄史诗。

这个特点,使红军的作战不能不和一般战争以及苏联内战、北伐战争都有许多的不同。

解释


词语解释:

北伐战争Běifá Zhànzhēng

(1) 1926-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简称北伐

英the Northern Expedition Army War

网络解释: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决裂,第一次国共内战爆发。

字义分解


读音:běi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读音:fá

伐fá(1)(动)砍:~树。(2)(动)攻打:讨~。

读音:zhàn

战zhàn(1)(动)本义:作战、战争、战斗。(2)(动)进行战争或战斗。(3)(动)泛指斗争。(4)发抖:寒~|打~|胆~心惊。

读音:zhēng

争zhēng(1)本义:(动)争夺;力求得到或达到:(动)争夺;力求得到或达到(2)(动)争执、争论:~吵|~端|~论|~议|~长论短。争zhēng(副)怎么(多见于诗、词、曲):~知|~奈|~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