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ú yán bì sè
词性:成语
注音:ㄋㄨˊ 一ㄢˊ ㄅ一ˋ ㄙㄜˋ
解释
⒈ 犹言奴颜婢睐。
引宋王禹偁《送柳宜通判全州序》:“与夫諂权媚势,奴颜婢色,因采风謡司漕运者言而得之者远矣。”
犹言奴颜婢睐。
宋·王禹偁《送柳宜通判全州序》:“与夫谄权媚势,奴颜婢色,因采风谣司漕运者言而得之者远矣。”
奴颜婢睐、奴颜婢膝、卑躬屈膝、卑恭屈节
奴颜婢色作谓语、定语;指没有骨气。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奴nú(1)(名)受剥削阶级压迫、剥削、役使而没有自由的人:家~|农~|亡国~。(2)(名)青年女子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家。(3)(动)像对待奴隶一样地蹂躏、使用:~役。
颜读音:yán颜yán(1)(名)脸;脸上的表情:容~|和~悦色|笑逐~开。(2)(名)体面;面子:无~见人。(3)(名)颜色:~料|五~六色。(4)(名)姓。
婢读音:bì婢bì(名)婢女;旧社会里被迫供有钱人家使用的年轻女子。
色读音:sè,shǎi[ sè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