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ān hù
注音:ㄈㄢ ㄏㄨˋ
结构:番(上下结构)户(独体结构)
解释
⒈ 唐时谓被赦免过一次的官奴、官婢。
引宋费衮《梁溪漫志·官户杂户》:“按唐制,凡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婢……男年十四以下者配司农;十五以上者,以其年长,令远京邑,配岭南为城奴也。一免为番户,再免为杂户,三免为良人,皆因赦宥所及则免之。”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通年服役的人,称为官奴婢,免(朝廷下赦诏,官奴婢与普通罪人同得宽免)一次称为番户。”
⒉ 清时称少数民族已编入户籍者。
引《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五》:“甘肃循化、庄浪、贵德、洮州,四川懋功、打箭鑪,云南维西、中甸等处,同知通判所属为番户。”
字义分解
1. 遍数,次,回:三番五次。
2. 轮流更代:轮番。更(gēng )番。
3.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番邦。番茄。番薯。
4. 倍:产量翻了二番。
户读音:hù户hù(1)(名)门(基本义):门~。(2)(名)人家:住~|庄~|~主|~籍|千家万~。(3)(名)门第:门当~对。(4)(名)户头;有财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账~|用~|开~。(5)(名)(H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