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ì xiàng
注音:ㄙㄨㄟˋ ㄒ一ㄤˋ
结构:燧(左右结构)象(独体结构)
解释
⒈ 尾巴系着火炬的象。
引《左传·定公四年》:“鍼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
杜预注:“烧火燧繫象尾,使赴吴师,惊却之。”
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灵龙更起,燧象还燃。”
唐孔绍安《结客少年场行》:“吴师惊燧象, 燕将警奔牛。”
⒉ 以喻指大火。
引明刘基《赠杜安道》诗:“火龙熺燄絳天衢,燧象豗烟煎地府。”
尾巴系有火把的象。
字义分解
燧suì(1)(名)本义:古代取火的器具。(2)(名)古代报警的烽火台。
象读音:xiàng象xiàng(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xiàng(1)(名)形状;样子:万~更新。(2)(动)仿效;摹拟:~形|~声。(3)(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4)(副)好象:~要下雨了。(5)(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