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醮


拼音:guān jiào

注音:ㄍㄨㄢ ㄐ一ㄠˋ

结构:冠(上下结构)醮(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

引《礼记·曾子问》:“於斯乎,有冠醮,无冠醴。”
郑玄注:“酒为醮。冠礼,醴重而醮轻。”
孔颖达疏:“醮之所以异於醴者,醴则三加之后揔一醴之,醮则每一加而行一醮,凡三醮也。”

网络解释:

冠醮

ɡuàn jiào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礼记·曾子问》:“於斯乎,有冠醮,无冠醴。” 郑玄 注:“酒为醮。冠礼,醴重而醮轻。” 孔颖达 疏:“醮之所以异於醴者,醴则三加之后揔一醴之,醮则每一加而行一醮,凡三醮也。”

字义分解


读音:guān,guàn[ guān ]

1.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读音:jiào

醮jiào(1)(名)古代结婚时用酒祭神的礼。(2)(动)指僧、道设坛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