鲵桓


拼音:ní huán

注音:ㄋ一ˊ ㄏㄨㄢˊ

结构:鲵(左右结构)桓(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鲸鲵盘桓。《庄子.应帝王》﹕"鲵桓之审为渊。"郭象注﹕"渊者﹐静默之谓耳。夫水常无心﹐委顺外物﹐故虽流之与止﹐鲵桓之与龙跃﹐常渊然自若﹐未始失其静默也。"成玄(好工具.)英疏﹕"鲵﹐大鱼也﹕桓﹐盘也。"后以"鲵桓"喻顺应外物而自得。

引证解释:

⒈ 鲸鲵盘桓。

引《庄子·应帝王》:“鯢桓之审为渊。”
郭象注:“渊者,静默之谓耳。夫水常无心,委顺外物,故虽流之与止,鯢桓之与龙跃,常渊然自若,未始失其静默也。”
成玄英疏:“鯢,大鱼也:桓,盘也。”
后以“鯢桓”喻顺应外物而自得。 宋苏轼《和<归去来兮辞>》:“守静极以自作,时爵跃而鯢桓。”
明杨慎《药市赋》:“邀籛偓兮雀跃,共乔松兮鯢桓。”

网络解释:

鲵桓

鲵桓是汉语词汇,是一种动物。

字义分解


读音:ní

鲵ní(名)两栖类动物;分大鲵和小鲵两种。大鲵体长可达1。8米;四肢短;叫的声音像婴儿;俗称娃娃鱼。小鲵长5…9厘米。生活在淡水中;肉可食。

读音:huán

桓huán(1)(名)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为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