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ng bèi
注音:ㄊㄨㄥˊ ㄅㄟˋ
结构:铜(左右结构)贝(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中国 古代的一.种铜质货币。
引证解释:
⒈ 中国古代的一种铜质货币。起于西周。流通于战国时期楚国的蚁鼻钱,可能是它的一种高级形态。
引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古代的原始货币是用介类的,我国货币的历史是由真贝而珧贝而铜贝(所谓蚁鼻钱),而成为以后的铅刀、铁钱等。”
网络解释:
铜贝
铜贝是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商周时期贝币的种类有海贝、石贝、骨贝、铜贝和包金铜贝。目前考古发现主要有无文铜贝、保德铜贝、包金铜贝、蚁鼻钱等几种。商晚期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此时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青铜铸币应运而生。由于其外形很像作为货币的贝币,因此人们大都将其称为铜贝。铜贝出土于河南安阳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年代约为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铸币。它比西方金属铸币的发明者小亚细亚的吕底人开始铸币年代(公元前7世纪),要早几个世纪。但这种用青铜制作的金属货币在制作上很粗糙,设计简单,形状不固定,在市场上也未达到广泛使用的程度。据考古材料分析,铜仿贝产生以后,是与贝币同时流通的,铜仿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仿贝,它是在普通铜币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铜贝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字义分解
铜
读音:tóng铜tóng(名)金属元素;铜的元素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贝
读音:bèi贝bèi(1)(名)软体动物的统称。水产上指有介壳的软体动物。如蚌、鲍鱼等。(2)(名)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