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配


拼音:cì pèi

注音:ㄘˋ ㄆㄟˋ

结构:刺(左右结构)配(左右结构)

造句

阳谷县都头武松,于此案中表现猥琐,无异庸人,若无重惩,何以惕厉?今拟脊杖四十,刺配两千里外。

但在改善疼痛症状,其他相关临床症状及有效率方面,针刺配合超短波的疗法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方案。

因此对于肩周炎,单纯针刺治疗与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均可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宋元话本中的刺配刑与当时的历史法律文献记载基本吻合,体现了小说家对时代风物典制的准确描述。

但若将那凶徒轻轻放过,天理人情,也说不过去!今日且将他脊杖刺配,重加惩戒,只盼他从此洗心革面,做个本分人,日后莫落在我陈文昭手中!

纹身法:像古代犯人的“刺配沧州”,使黑色素渗入皮肤,以形成所设计的眉的形状。

除了使用拔火罐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适当的配合一些针刺配穴的方法,常见的穴位有人中穴、腰阳关穴以及殷门穴等等,最好能够进行留针,这样效果更好。

虽然同是‘恶逆’,但‘殴击尊长’,自然要比‘谋杀尊长’要轻得多,只是判刺配充军。

爷,咱家跟那些士子们不一样,他们有功名在身,就算犯了混事,顶多就是刺配充军或者发配千里,可要是平头老百姓乱说,那是要杀头的啊。

刺配刑是从汉代以来的有关劳役刑发展而来的,在宋代盛行,是当时司法活动中的主要量刑方式。

解释


词语解释:

刺配cìpèi

(1) 古代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发配边远地方

英tattoo the face of a criminal and send him into exile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刑罚名。在犯人面部刺字,发配边远地区。

引《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餘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復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元典章·刑部七·诸奸》:“山南江北道廉访分司官先将郑青面刺‘犯姦二度’四字,将本人转发金场运司收管,配役本省,不见犯姦刺配通例。”
《水浒传》第七回:“﹝林冲﹞怎敢恶了高太尉 ?轻则刺配了他,重则害了他性命。”
吴晗《灯下集·刺配》:“受到刺配刑罚的人,到配所后还得服劳役。”

国语词典:

古代在罪犯脸上刺字,并送往远方充军。

网络解释:

刺配

刺配,汉语词汇。拼音:cì pèi释义:指古代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发配边远地方。语出《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余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复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字义分解


读音:cì,cī[ cì ]

1.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刺绣。刺伤。刺杀。

2. 暗杀:刺客。被刺。行刺。

3. 侦探,打听:刺探。

4.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讽刺。讥刺。

5. 尖锐像针的东西:芒刺。鱼刺。刺丛。

读音:pèi

配pèi(1)(动)两性结合:~偶|婚~(基本义)。(2)(动)使动物交配:~马|~种。(3)(动)按适当的标准或比例加以调和或凑在一起:~颜色|~药。(4)(动)有计划地分派:~售|分~。(5)(动)把缺少的一定规格的物品补足:~零件|~钥匙|~套。(6)(动)衬托;陪衬:~角。(7)(动)够得上;符合;相当:年龄与性格相~。(8)(动)充军: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