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塾


拼音:xiáng shú

注音:ㄒ一ㄤˊ ㄕㄨˊ

结构:庠(半包围结构)塾(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

引《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南齐书·武帝纪》:“命彼有司,崇建庠塾。”
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既富而教,庠塾列焉。”
明唐顺之《封知县张公墓志铭》:“以贫故,资生事为急也,故不得久从事于庠塾絃诵之业。”

网络解释:

庠塾

庠塾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áng shú,出自《礼记·学记》。释义:泛称地方学校。

字义分解


读音:xiáng

庠xiáng(名)痒序;古代乡学的名称。

读音:shú

塾shú(名)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