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苇


拼音:shù wěi

注音:ㄕㄨˋ ㄨㄟˇ

结构:束(独体结构)苇(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捆扎的芦苇。

引证解释:

⒈ 捆扎的芦苇。

引《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餘牛,为絳繒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
唐张随《纵火牛攻围赋》:“因七尺之殊状,画五彩之奇文,先事以谋,凿垣之门暗啟;及期而进,束苇之火遂焚。”

网络解释:

束苇

束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ù wěi,指捆扎的芦苇。

字义分解


读音:shù

束shù(1)本义:(动)捆缚;系(jì):(动)捆缚;系(jì)(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5)姓。

读音:wěi

苇wěi(名)一种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茎有节而中空;可用来造纸或编席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