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ǎn shā
注音:ㄓㄢˇ ㄕㄚ
结构:斩(左右结构)杀(上下结构)
解释
⒈ 古代的一种刑罚,杀头或腰斩。
引《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
郑玄注:“斩以鈇鉞,若今要斩也;杀以刀刃,若今弃市也。”
《吕氏春秋·仲秋》:“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
⒉ 杀死;砍死。
引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一:“‘正义之剑’不仅斩杀了空中的鹰,而且还斩杀了水上的鲛。”
《新民晚报》1987.3.18:“对蛇却没有好感,随手掏出手枪射击,甚至用种植可可的大刀斩杀。”
字义分解
斩zhǎn(1)(动)本义:杀。(2)(动)砍:~首|~草除根。
杀读音:shā杀shā(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2)(动)战斗:~出重围。(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使感觉疼痛:肥皂水~眼睛。(6)(动)同“煞”(7)(动):~笔|~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