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


拼音:wěi ba

词性:名词

注音:ㄨㄟˇ ㄅㄚ

结构:尾(半包围结构)巴(独体结构)

反义词:巴尾

造句

这个大贪官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了。

松鼠用它那蓬松的大尾巴当被子盖,温暖而又舒适。

一只摇来摇去的尾巴暴露了小猫的藏身之处。

我不小心踩住了小狗的尾巴,疼得它一个劲儿地叫唤。

为了躲避天敌的追击,壁虎会自己断掉尾巴。

马和牛都用尾巴驱赶蚊虫。

那些长尾巴、五光十色的鹦鹉真是可爱极了。

侵略者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辩护,结果是欲盖弥彰,反而露出了狐狸尾巴。

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藏在老绵羊的尾巴下面,躲过了敌人的搜查。

纸包不住火,这事他欲盖弥彰,迟早要露出狐狸尾巴。

解释


词语解释:

尾巴wěi ba

1.  指鸟、兽、虫、鱼等动物身体末端的突出部分。

英tail;

2.  某种事物残留的部分。

例割尾巴。

3.  跟踪或监视某人的警察或其他暗探。

4.  某些事物的最后部分。

例飞机[.好工具]尾巴。

5.  指缺乏主见、凡事随声附和的人。

英appendage;

引证解释:

⒈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

引《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太太﹞把鱼接在手内,拿刀刮了三四刮,拎着尾巴,望滚汤锅里一摜。”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我﹞觉得那鸽子尾巴上有异,仔细一看,果是缚着一张纸。”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章:“﹝小花狗﹞回过头向他摇着尾巴。”

⒉ 指事物的末后部分。

引茅盾《大鼻子的故事》:“这样的队伍浩浩荡荡前来,看不见它的尾巴。”
杨朔《秘密列车》:“只见飞机的尾巴一翘,扔下个炸弹。”
浩然《艳阳天》第一〇二章:“韩小乐和焦淑红两个人又把马立本找了来,让他清交账目的尾巴。”

⒊ 犹余波。指事件结束以后留下的影响。

引老舍《全家福》第一幕:“您受的那些气呀,我也赶上个尾巴!”

⒋ 指反映事物真相的线索。

引克非《春潮急》三八:“他父亲徐钱贵破坏农业社石灰窑,掉了一只鞋,他这回也在鞋上露出了尾巴。”

⒌ 指跟踪者。

引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三:“特老住在长沙其实并不那么自由,在他的后面经常有特种尾巴。”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一章:“他沉着地转过几条街,确信身后没有钉梢的尾巴,便向大川银行五号宿舍径直走去。”

⒍ 比喻一味追随或附和别人的人。

引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十:“花永喜怕张寡妇,干啥都依她,成了她的尾巴了。”
沙汀《卢家秀》:“弄得旁人都笑话我,说我象二爸的尾巴!”

国语词典:

动物或物体末梢突出的部分。

如:「飞机尾巴」、「狗尾巴」。

词语翻译

英语tail, colloquial pr. [yi3 ba5]法语queue, (famil.)​ queue

网络解释:

尾巴 (汉语词语)

尾巴,读作:wěi ba或yǐ ba 基本的意义是指动物的身体器官,因其在身体的后部,后来延伸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随部位。

字义分解


读音:wěi,yǐ[ wěi ]

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2.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3.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4. 量词,指鱼:三尾鱼。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bā

巴bā(1)(动)盼望:~望|眼~~。(2)(动)紧贴:~着墙。(3)(动)粘住:粥~锅了。(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6)(动)〈方〉张开:眨~。(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8)(名)指四川东部。(9)(名)姓。(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