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ūn tǔ
词性:动词
注音:ㄊㄨㄣ ㄊㄨˇ
结构:吞(上下结构)吐(左右结构)
反义词:清楚,清晰,明确,明晰,明显,分明,精确,
造句
她回答问题时吞吞吐吐,使我疑惑不已。
小丁说话吞吞吐吐,工作也缩手缩脚的,令人大失所望。
看他那吞吞吐吐的样子,肯定干了什么坏事。
他似乎有难言之隐,说话总是吞吞吐吐的。
我母亲也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你有意见就请单刀直入地提,何必吞吞吐吐!
看着弟弟吞吞吐吐的样子,妈妈不禁起了疑心。
他吞吞吐吐的,不肯如实交代问题。
有意见就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别吞吞吐吐,也不要言不由衷。
他今天说话吞吞吐吐的。
解释
吞吐tūntǔ
(1) 吞入吐出,比喻大量进出
例这个港口一年可吞吐三千万吨货物英swallow and spit;take in and send out in large quantities(2) 形容言语文章条理不清,意思含糊
例吞吐其词英mince the word⒈ 吞进和吐出。比喻出纳、隐现、聚散等变化。
引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吞吐百川,写泄万壑。”
唐卢仝《月蚀》诗:“奈何万里光,受此吞吐厄。”
宋范成大《望海亭赋》:“惊玉池之破碎,漾银盘而吞吐。”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南录》:“烟靄云涛,吞吐变化。”
赵光荣《里湖纪游》诗:“神物在天池,烟云与吞吐。”
⒉ 指道家的吐纳之术。
引晋葛洪《抱朴子·极言》:“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
⒊ 倾诉;谈吐。
引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难吞吐,没气路,短嘆长吁。愁肠似火,雨泪如珠。”
清江炳炎《念奴娇·雍正甲辰》词:“因念煖酒扶春,含毫意邈,吞吐淹羣雅。”
⒋ 言语支吾,含混不清。
引明单本《蕉帕记·议婚》:“我适纔言词吞吐,思歟,这姻缘可乎?”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生方读,惊问所来,词涉吞吐。”
老舍《赵子曰》第二十:“作官的时候出锋头是心里的劲儿,越吞吐掩抑越见长处。”
呼气与吸气。即道家所说的吐纳。
字义分解
吞tūn(1)(动)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地或成块地咽下去:~服|~金。(2)(动)并吞;吞没:侵~|鲸~。
吐读音:tǔ,tù[ tǔ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