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


拼音:hǔ cì

注音:ㄏㄨˇ ㄘˋ

结构:虎(半包围结构)刺(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植物名。
2.马的一种颜色。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常绿灌木,高约二尺许。枝叶繁茂,茎上密生细刺。叶小,卵形,质硬。初夏枝梢开淡黄色或白色小花。花瓣四裂,花后结小圆实,经久不落。可供观赏,亦可入药。

⒉ 马的一种颜色。

引元本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怎见得好马?[丑白]但见耳批双竹,鬃散五花……[末白]有甚颜色的?[丑白]布汗、论圣、虎刺。”

国语词典:

植物名。茜草科虎刺属,常绿小灌木。生于较为潮湿阴暗的山中。叶为卵形或阔披针形,先端锐而具一短芒尖,夏开小白花,核果球形,熟时红色。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地。多为观赏用。

网络解释:

虎刺

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Gaertn.),茜草科虎刺属常绿小灌木,枝条屈曲,有硬短毛,叶对生,鹅卵形,先端尖,叶腋间有针状刺一对,故有绣花针之称。花,鹅卵形,先端尖,叶腋间有针状刺一对,故有绣花针之称。3-5月开小白色花,核果小球形。9-10月果熟时由绿色转为殷红色,挂果期较长,能到第二年春。虎刺寿命很长,庭院地栽和盆栽,都能活到百年之久,因此,又被赞誉为“寿庭木”。昔日人们常把虎刺用作祝寿礼品,敬奉寿翁寿婆,寓长寿之意。 生于山地和丘陵的疏、密林下和石岩灌丛中。(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

字义分解


读音:hǔ

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

读音:cì,cī[ cì ]

1.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刺绣。刺伤。刺杀。

2. 暗杀:刺客。被刺。行刺。

3. 侦探,打听:刺探。

4.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讽刺。讥刺。

5. 尖锐像针的东西:芒刺。鱼刺。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