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ǎn xián yǔ néng
词性:成语
注音:ㄒㄨㄢˇ ㄒ一ㄢˊ ㄩˇ ㄋㄥˊ
造句
及主上继业,钦明睿圣,选贤与能,群臣辑睦,结将军以维城之重,崇将军以裂土之封,岂非宏谟庙略,推赤心于物者也。
为了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国家应该广开门路,选贤与能,而不应该把天下权柄论功行赏。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华夏大陆在大同会的统治之下,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最终理想。
威权的图腾又怎会被选贤与能的理想给替代?
远在战国晚年,已有一大批中国古代的乌托邦主义者,在提倡选贤与能,在提倡考课与铨叙,其用意在规定一项政府用人之客观标准。
儒生都爱吹捧上古‘大同时代’,说什么那时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选贤与能一向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解释
⒈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
引《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晋潘岳《杨荆州诔》:“夫天子建国,诸侯立家,选贤与能,政是以和。”
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选贤与能,于今虽重。”
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於国家,非其才则貽患於黎庶,此又不可不知也。”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成帝》:“以道言之,选贤任能以匡社稷者,天下之公也。”
邓小平《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精简是革命,选贤任能也是革命。”
郭沫若《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三》:“他主张德政,主张选贤举能,主张大一统。”
选拔贤德,将政事托付有能力的人。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售修睦。”
选贤与能,于今虽重。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
选贤举能、选贤进能
选贤与能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选xuǎn(1)(动)挑选:筛~。(2)(动)选举:~民。(3)(名)被选中了的(人或物):入~|人~。(4)(名)挑选出来编在一起的作品:文~|诗~|民歌~。
贤读音:xián贤xián(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与读音:yǔ,yù,yú[ yǔ ]1. 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2. 给:赠与。与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能读音:néng,nài[ néng ]1. 才干,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2. 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
3. 胜任,善于: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
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5. 应该:你不能这样说他。
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能。热能。
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