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词害意


拼音:yǐ cí hài yì

词性:成语

注音:一ˇ ㄘˊ ㄏㄞˋ 一ˋ

造句

意在言外,得意忘言,不以词害意。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虽然,内涵重于形式,但两岸当局采用“九二共识”已久,实无必要以词害意,或另创新词。

不但指责严复以词害意,还空洞地说《辟韩》一文乖戾矛盾的地方很多,却举不出让人信服的论据。

此词平仄不尽合词谱,概不以词害意也。

解释


词语解释:

因拘泥于文章的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也作“以词害意”。

引证解释:

⒈ 见“以辞害意”。

成语解释

见“以辞害意”。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七卷:“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以辞害意

以词害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yǐ cí hài yì):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或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字义分解


读音:yǐ

以yǐ(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2)(介)依:~次就座。(3)(介)因:何~知之?(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以yǐ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cí

词cí(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读音:hài

害hài(1)基本义:(名)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名)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2)(形)有害的(跟‘益’相对):~虫|~鸟。(3)(动)使受损害:~人不浅|你把地址搞错了;~得我白跑了一趟。(4)(动)杀害:遇~。(5)(动)发生疾病:~眼|~了一场大病。(6)发生不安的情绪:~羞|~怕。〈古〉又同“曷”hé。

读音:yì

意yì(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2)(名)心意;愿望:中~|任~。(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