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里咕咚


拼音:mí lǐ gū dōng

注音:ㄇ一ˊ ㄌ一ˇ ㄍㄨ ㄉㄨㄥ

解释


词语解释:

迷迷糊糊。

引证解释:

⒈ 迷迷糊糊。

引木青《不许收穫的秋天》第六章:“阿奎睡得迷里咕咚。”

网络解释:

迷里咕咚

迷里咕咚汉语词汇,读音为mí lǐ gū dōng,解释为迷迷糊糊

字义分解


读音:mí

迷mí(1)本义:(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读音:lǐ[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读音:gū

咕gū象声词;母鸡、斑鸠等的叫声。

读音:dōng

咚dōng(拟)重东西撞击落地声或击鼓、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