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之命


拼音:bǎi lǐ zhī mìng

注音:ㄅㄞˇ ㄌ一ˇ ㄓ ㄇ一ㄥˋ

造句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孔子。

孔子讲“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这其中具有一种古典意味的精神之美。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指出真正的君子并不只是与世无争,强调要有一个立体的人格和强劲的主体。

正如孔子所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这才是对“忠恕”一词的最佳阐释。

平敌将军庞萌,为人逊顺,帝信爱之,常称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

但这些,却并不代表我们能够有三五个“可以托七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古典意义上的朋友。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以俭德辟难”。

我们知遇日深,能托六尺之孤,受百里之命者,非汝莫属。

解释


词语解释:

指国君的政令。百里﹐指诸侯国。

引证解释:

⒈ 指国君的政令。百里,指诸侯国。

引《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平敌将军庞萌,为人逊顺,帝信爱之。常称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 庞萌是也。’”

成语解释

指国君的政令。百里,指诸侯国。《论语·泰伯》:“ 曾子 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平敵將軍 龐萌 ,爲人遜順,帝信愛之。常稱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 龐萌 是也。’”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百里之命

百里之命,读音bǎi lǐ zhī mìng,汉语成语,国君的政令。出自《论语·泰伯》。

字义分解


读音:bǎi

百bǎi(1)bǎi(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2)bǎi(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3)bó〔百色〕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读音:lǐ[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ìng

命mìng(1)(名)生命;性命。(2)(名)命运(3)(名):算~。(4)(名)(动)命令(5)(名);指派:~驾。(6)(名)(名)命令(7)(名);指示:奉~|待~。(8)(名)(动)给与(名称等):~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