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大长


拼音:mán yí dà zhǎng

注音:ㄇㄢˊ 一ˊ ㄉㄚˋ ㄓㄤˇ

解释


词语解释:

1.汉南越王赵佗对汉廷的自称。 2.借指(好工具.)清帝。

引证解释:

⒈ 汉南越王赵佗对汉廷的自称。

引《史记·南越列传》:“陆贾至南越,王甚恐,为书谢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

⒉ 借指清帝。

引柳亚子《题芷畦<燕游续草>》诗之一:“故宫铜狄西风泪,不为蛮夷大长流。”

成语解释

1.汉南越王赵佗对汉廷的自称。2.借指清帝。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蛮夷大长

1.汉南越王赵佗对汉廷的自称。2.借指清帝。蛮夷 : 1.亦作"蛮彝"。 2.古代对四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亦专指南方少数民族。大长 : 1.首领。

字义分解


读音:mán

蛮mán(1)(形)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不讲理。(2)(名)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3)(副)〈方〉很;挺:~好。

读音:yí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

读音:dà,dài[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读音:cháng,zhǎng[ zhǎng ]

1. 生长,成长:长疮。

2. 增加: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