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更始


拼音:yǔ mín gēng shǐ

词性:成语

注音:ㄩˇ ㄇ一ㄣˊ ㄍㄥ ㄕˇ

反义词:高高在上,横征暴敛,鱼肉乡里,

造句

公秉化枢,垂及一纪,尽扫骩骳,与民更始……呜呼!寄轸岩廊,埋魄山阿;森森象贤,为陟者多。

卫氏子夫温柔贤德,生皇子据,遂立为皇后,母仪天下,与民更始。

任太守重,若涉渊冰,属嗣服之云初,其与民更始,可大赦天下,此诏。

改元至正,与民更始,观其任贤相,召儒臣,勉阿鲁图之交儆,惜巙巙之遽殁,亦若有一隙之明。

体极建元,与民更始,朕所不逮,更赖我远近宗族,中外文武,同心协力,献可替否之助也!诞告多方,体予至意!此旨下后,又仿中夏建元的体例,定为中统元年。

颁布以后,在清室已算让到极点,与民更始。

解释


词语解释:

与hAo86.民更始yǔmín-gēngshǐ

(1) 指政治革新,旧指帝王即位与民众共同开创新局面

英make a fresh start together with the whole nation;give the people a new deal

引证解释:

⒈ 与百姓一道去旧立新。

引《汉书·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詔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

国语词典:

与人民改革更新。

成语解释

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开端。指除旧布新。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高阳《金色昙花》:“溥仪在不得已朕只得准如所请,于宣统九年临朝听政,与民更始之后,刊出应兴应革诸大端共九条,作为‘宣统皇帝’与‘天下臣民’的约法。

除旧布新、与民同乐、休戚与共

鱼肉乡里、高高在上、横征暴敛

与民更始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与民更始

与民更始是一个成语,拼音yǔ mín gēng shǐ,意思是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

字义分解


读音:yǔ,yù,yú[ yǔ ]

1. 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2. 给:赠与。与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读音:mín

民mín(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2)(名)某族的人:藏~|回~。(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4)(名)民间:~歌|~谣。(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读音:gēng,gèng[ gēng ]

1. 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2. 经历:少(shào )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读音:shǐ

始shǐ(1)(名)最初;起头;开始:~祖|从~至终。(2)〈书〉跟“才”相同:不断学习~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