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


拼音:yáng chéng

注音:一ㄤˊ ㄔㄥˊ

结构:阳(左右结构)城(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 2.古城楼名。 3.山名。

引证解释:

⒈ 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

引《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李善注:“阳城、下蔡,二县名,盖楚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唐李商隐《无题》诗:“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⒉ 古城楼名。

引《文选·左思<蜀都赋>》:“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
刘逵注:“阳城,蜀门名也。”

⒊ 山名。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登封县》。

引《左传·昭公四年》:“四岳、 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
杨伯峻注:“古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俗名曰城山岭。”

网络解释:

阳城 (中国唐朝官员)

阳城(736~805),字亢宗,定州北平(今河北完县)人。代为宦族。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乃无所不通。既而隐于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闾里相讼者,不诣官府,诣城请决。陕虢观察使李泌闻其名,亲诣其里访之,与语甚悦。泌为宰相,荐为著作郎。德宗令长安县尉杨宁赍束帛诣夏县所居而召之,城乃衣褐赴京,上章辞让。德宗遣中官持章服衣之而后诏,赐帛五十匹。寻迁谏议大夫。

字义分解


读音:yáng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4)(形)凸出的:~文。(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7)(形)带正电的:~电|~极。(8)(名)指男性生殖器。(9)姓。

读音:chéng

城chéng(1)(名)城墙:~外|万里长~。(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