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配


拼音:fā pèi

注音:ㄈㄚ ㄆㄟˋ

结构:发(独体结构)配(左右结构)

反义词:集中,

造句

劳作中逐渐老去,“入时十六今六十”,待到青春逝去、娇颜不再,她们便只能在尼姑庵中与古卷青灯共度余生,或被发配到帝王陵寝侍奉先王,了此残生。

郑士利之兄郑士元在地方当官,但并非掌印者,结果也受杖刑并被发配至江浦。

这次开口的是朱世军,他爸爸是中宣部的干部,现在也被发配,母亲已经去世。

倾听祝福的心声,驱逐疲惫的心情,接受快乐的使命,振奋压抑的神经,将烦恼忧伤发配边境,让笑容成为美丽的风景,让休闲伴你一路前行。祝你周末快乐!

可其他人自斟没那么好的圣眷,出头反对杜法拉的话,被发配军前效力的风险还是蛮大的。

全省工商系统在进一步落实索证索票、经销货台账等制度的基础上,在西宁“三明”等重点批发市场统一实行了食品批发配送“二联单”制度。

最后换了御史艾仲孺,把这个案子终于审结了,判齐化基免官、黥面、发配崖州。

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美好的;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银发配偶相携散步也是美好的。在宽阔亮堂的教室里,一个个单纯心爱的学生吃苦学习是美好的;在广大肥美的田野上,一群群勤劳朴素的农人勤劳劳动也是美好的。

后刘太守被诬罗罪、去官免职,更囚羁槛车,当至发配。

结果惨遭陷害,发配沧州,沦为草料场看守。

解释


词语解释:

发配fāpèi

(1) 古刑律之一。指罪犯被判充军或流放而由差役押解出发

例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清·方苞《狱中杂记》英banish;be exiled for penal servitude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把犯人押送到边远地方去服劳役。

引《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狱中取出汪世雄及程彪、程虎,决断发配。”
《清史稿·圣祖纪三》:“五月癸巳,定发配人犯归籍僉遣,流犯死配所,妻子许还乡里。”
曹禺《日出》第三幕:“杨林他道我私通贼寇,因此上发配到登州。”

⒉ 指把不中意的人安排到条件差的单位去。

引《人民日报》1981.4.4:“确实造反派也真没法子不讨厌这个‘架子不倒’的家伙,于是在69年彻底砸烂工读时,就把他发配到一个公社的卫生院工作。”
《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各种‘干净的人’的会议和她绝缘了,她被发配到山坡上去照看一片大约方圆三十亩地的瓜田。”

⒊ 遣嫁,出嫁。

引《孽海花》第二一回:“你们看着姨娘本不过是个玩意儿……一不好,赶出的,发配的,送人的,道儿多着呢!”
《廿载繁华梦》第十八回:“他们在这等富贵人家,如珠似玉,将来正要寻个好人家发配去,难道要像我们捱这些清苦不成?”

国语词典:

古代刑法,罪犯被判充军或流徙。

网络解释:

发配

发配,将罪犯送到边远地区去服劳役。《明史·刑罚志》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有终生,永久。终生:规定罪犯要服役到死;永久还要罪及子孙后代。

字义分解


读音:fā,fà[ fā ]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读音:pèi

配pèi(1)(动)两性结合:~偶|婚~(基本义)。(2)(动)使动物交配:~马|~种。(3)(动)按适当的标准或比例加以调和或凑在一起:~颜色|~药。(4)(动)有计划地分派:~售|分~。(5)(动)把缺少的一定规格的物品补足:~零件|~钥匙|~套。(6)(动)衬托;陪衬:~角。(7)(动)够得上;符合;相当:年龄与性格相~。(8)(动)充军: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