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讳


拼音:gōng huì

注音:ㄍㄨㄥ ㄏㄨㄟˋ

结构:公(上下结构)讳(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谓(好工具.)避君王之讳。与'私讳'相对。

引证解释:

⒈ 谓避君王之讳。与“私讳”相对。

引《礼记·曲礼上》:“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
郑玄注:“辟君讳也。”
《礼记·玉藻》:“於大夫所,有公讳,无私讳。凡祭不讳,庙中不讳,教学临文不讳。”
郑玄注:“公讳,若言语所辟先君之名。”

国语词典:

皇帝的名讳。《礼记.曲礼上》:「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也作「国讳」。

网络解释:

公讳

公讳,读作gōng huì,汉语词语,意为谓避君王之讳。

字义分解


读音:gōng

公gōng(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6)(名)公事;公务:办~|~余。(7)(Gōnɡ)姓。(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读音:huì

讳huì(1)(动)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讳:隐~|直言不~。(2)(名)忌讳的事情:犯了他的~了。(3)(名)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